“愿从何来?”
“谁许此愿?”
“如何如愿?”
“我当何愿?”
“当你想明白了这四个问题,并且融入你的情感之中,这首歌你才能够真正唱出精髓。”
李雨晴默默的点了点头,神色凝重肃穆。
看了看时间,苏沐阳抱歉的冲教室后面的章老师道。
“抱歉了章老师,占用了您的课。”
“没事。”章老师揉了揉眼睛笑道。
“这堂课让我也是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苏老师……是有大情怀的人啊。”
苏沐阳谦逊的摇了摇头。
“只是书生意气罢了,章老师,接下来就交给您了。”
章老师点了点头,重新走上了讲台。
放眼望去,台下的同学们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则是在默默的翻动历史书。
他沉吟了片刻,忽然开口笑道。
“同学们,我们继续说一下《如愿》这首歌。”
啊?所有人都疑惑的抬起头。
章老师,如果我们没记错的话,您应该是个语文老师?
难不成您也是隐藏的音乐大佬?
章老师笑道。
“的确,我不懂音乐,也不懂艺术,但很多时候,艺术和文学是共通的。”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有开放性的,往往具有多重解读空间,艺术同样如此。”
“你们知道为什么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你们没有第一时间联想到先辈们吗?”
不少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羞赧,但注意力却是一下子被章老师抓住了。
章老师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因为这首歌虽然是诗歌的形式,但写作技法却带有浓重的散文风格,并且采用了大量的隐喻手法。”
“比如通过‘山河无恙’‘明月清风’‘星辰大地’等意象传递情感,这些抽象的表达方式让听众更容易联想到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对未来的希望等普世主题,而非直接指向历史或先辈。”
“再比如‘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以理解为对和平年代的感恩,但未提及具体历史事件或人物,需要结合背景才能明确指向先辈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