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萧谨文走进柳氏的屋子,里头的丫鬟早已经摆好杌凳,又沏了一壶热茶斟上。
萧谨文给母亲行完礼,方坐下端起茶。
那丫鬟抿唇一笑,才退到一边小心地候着。
柳氏也是笑吟吟地看着面前的儿子,谨文虽还未及及冠,却已经比三老爷还高了。
儿子向来温和守礼,也极少让她费心。
柳氏出在世家,长在世家,虽柳家现如今败了,但骨子里世家的骄傲还在。
在成国公府,三老爷是嫡次子,上头还有两位兄长压着。
丈夫的身份自出生便低了国公爷一头,而柳氏自己,论娘家亦不及清远侯府。
好在她生了两个儿子,比大房比不得,比那陈氏却是要幸运一些的。
所以自儿子长大成人,她便卯足了劲要为其择一得用的妻室。
柳氏心里盘算着那几户可以结亲的人家,暂时没有说话。
“儿子观母亲面有喜色,可是有什么高兴的事要与儿子分享?”萧谨文端起茶喝了一口,待放到旁边的矮几上,才笑着问。
柳氏朝那伺候的丫鬟使了个眼色,丫鬟很快去了内室,不一会儿便捧着个册子回来。
“你过来!”柳氏一边伸手拿过册子,一边向儿子招手。
萧谨文不明所以地凑了过去,见翻开的扉页上是一女子的画像,上面还标注着姑娘的名姓、年岁以及出身。
他这才回过味来,有些不自在的把脸撇了过去。
萧家这几位儿郎私下都很规矩,除了那萧谨荣,其余皆还未有通房。
柳氏看着儿子的样子,倒是不逼他。
“娘亲唤你来就为此事,你若是觉得在这不方便,大可以拿回去。”一番话说得萧谨文更不自在。
柳氏也是逗逗儿子,顺便告诉他府内要帮其说亲了。
萧谨文在柳氏这儿待了没多会就离开了,出来的时候亦有些恍惚。
他方才就着母亲的手随意地看了看那本册子,小娘子们自是环肥燕瘦,各有妍姿,且都是标准的大家闺秀、书香门第。
用母亲的话说,祖母不希望他们去结同样显赫的高门,成国公府本是喧赫至极,眼下正该低调行事。
不结高门,那便找一些家世清白的书香门第来配。
萧谨文闭了闭眼,他试图去回忆起册子上的某个大家闺秀,却发现并未留下什么印象。
只是抬起头目光触及某处,却莫名想起来时出现的那抹倩影。
萧谨文笑了笑,并未太过在意。
晚上的时候,待萧二老爷回府,陈氏自是与他说起府里老太太的话,“母亲让下面的几个哥儿先成亲,不用去等世子爷了。对于谨荣的婚事,老爷有没有什么要交待的?”
陈氏一边往二老爷的杯里斟满了酒,一边笑意盈盈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