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舒衡被阿姐牵着,手心已经出了一层薄汗,就是额角也沁了些细细密密的汗珠儿。
与这国公府的广袤相比,他们之前在湖州的家只能算这星点院落里的其中之一罢了。
他心里虽然震惊,却也知晓不能露了怯,只暗暗的扫过几眼,便低下头任凭阿姐牵着。
但到底是小孩子,那攥得死紧的手已经出卖了他。
许舒窈轻轻捏了捏那双手以示安抚。
要说许舒窈也只是个十四岁的小丫头,可许母在她八岁时就撒手人寰,之后的日子,爹爹又忙于政事。
管理内宅与照顾幼弟的责任都落到了她的身上。
是以到了这种时候,她便成了阿弟的主心骨,心性的坚韧都体现在了一言一行上。
走了约莫一刻,又看到个小小的院子,许舒窈抬头,见那上头的字迹有些斑驳了,一时并未看清写着什么。
吴妈妈当先一步上前推开院门,她面上挂着一脸和气的笑:“姐儿哥儿且进来,二太太知晓你们要到了,前些时才特意让人布置的。地儿虽不大,却胜在清幽。快看看有什么觉得不妥的,尽可说与老奴知晓。”
她话说完,视线便一眼不错地投向对面的女孩儿,似是想通过她的言行暗暗观察这位表姑娘的性情来。
三人中有两位主子,哥儿又太小,所以小娘子的态度便至关重要。
许舒窈有些意外,她原以为要先去拜见姨母,没想竟来了住的地儿。
于是忙笑着左右看了看道:“吴妈妈不必客气,烦您转告姨母,舒窈觉得此处甚好,累姨母费心了,也谢谢吴妈妈这么晚给我们带路。”
郑嬷嬷忙拿了准备好的赏钱给她。
吴妈妈推辞一番后便接了。
面上的笑容明显更真诚了一些:“那我这便去回二太太,你们先歇着。一会儿太太应该会拨伺候的人过来。至于吃食,小娘子与少爷应还未用晚膳吧?到时让伺候的人一并准备着。”
许舒窈笑着应好,听吴妈妈的意思,是姨母还不忙着见他们。
她望了望外面摇晃的风灯,也知晓时辰确实不早了。
许舒窈没有纠结这件事,两家许多年未曾联系,等到了山穷水尽才找上门来,这搁谁心里又好受呢?
她们本就是奔着国公府的庇护来的,便是世人口中那种打秋风的亲戚。
可面对需要她呵护的幼弟,心里又实在硬气不起来。
许舒窈与郑嬷嬷对望了一眼,便开始收拾箱笼,她们所带的衣物并不多。
不过好在之前她已经让人把东西都搬到了自家的笔墨铺子,相信过不了多久便会跟着管事一同运送进京。
一会儿,耳边便听到脚步声,抬眼见来了四个穿茜红比甲的丫鬟,一溜儿排开向屋内问好:“奴婢们见过表姑娘与表少爷!给两位主子请安!”
许舒窈忙笑着招了人进来,又一一问过她们的名字。
暂时让雨竹和墨兰去照顾阿弟,巧薇与惠香则留在了自己身边。
几人稍稍梳洗,那吃食也紧跟着送了来。
用过饭,又是一番忙碌,才在新丫鬟的伺候下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