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4 11:18:33
《明史看到一半,我穿成了崇祯帝!》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流于你心”的创作能力,可以将崇祯王朴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明史看到一半,我穿成了崇祯帝!》内容介绍:崇祯轻笑一声,转身往殿内走去:...
精彩内容试读
崇祯轻笑一声,转身往殿内走去:"明日早朝,怕是要被那些言官们念叨了。"
"皇爷..."
"无妨。"崇祯摆摆手,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让他们说去吧。这深宫里的笑声,比什么圣贤道理都金贵。"
殿门缓缓关闭,将最后一缕暮光隔绝在外。而在宫墙的各个角落,点点灯火次第亮起,像是回应着帝王的心意。这一夜,紫禁城的梦境格外香甜。
第二日清晨,崇祯日常五点起床,准备上朝,路过神武门外就发现已经排起了长队,第一批休沐或是回家探亲的宫人们穿着崭新的常服,手里攥着盖了印信的路引,个个眼里都闪着光。
御马监的几个小太监正围着一个老太监张德全起哄:"张爷爷,您这身新衣裳可真精神!"原来老张头特意换了件绛色直裰,连白发都梳得一丝不苟。
"去去去!"老张头作势要打,嘴角却止不住地上扬,"老头子我这是要去..."话到一半突然哽住,混浊的眼里泛起泪花,"去给我娘扫墓..."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突然一个小太监蹦起来:"张爷爷快看!宫门口有卖糖葫芦的!"这拙劣的岔开话题的方式,却让所有人都笑出了声。
不待众人察觉,崇祯悄悄走到近前,说了句:“此番回家要注意安全啊!”
老张头闻声浑身一震,手中的包袱"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颤巍巍地转过身,待看清来人面容后,顿时老泪纵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皇...皇爷!"
周围的宫人们这才惊觉圣驾亲临,呼啦啦跪倒一片。
崇祯负手而立,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
"此番回乡探亲,朕最挂心的便是诸位的安危。如今陕西、河南等地流寇肆虐,若家乡在那些地方的..."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不妨暂缓行程。待朕先平定辽东建奴之患,必当亲率大军荡平这些祸乱民生的流寇。"
晨风吹动他的袍角,崇祯的声音在朝阳下格外清晰:"到那时,朕要你们都能平平安安地回乡,不必担心路上遇到贼寇。"
老张头攥紧了手中的包袱,颤声问道:"皇爷,那...那老奴..."
崇祯看向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监,温声道:"张伴伴的家乡在顺天府,你可放心归去。”
"谢皇爷隆恩!”老张头额头重重磕在地上,“皇爷圣明,定能扫平建奴流寇,保我大明太平。”周围宫人们也纷纷高呼谢恩,声音响彻神武门。崇祯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期许,“都起来吧,莫要耽误了行程。”众人这才起身,眼中满是感激与振奋。
崇祯摆摆手,转身走向銮驾,最后留下一句:"记住,朕要的是你们都能全须全尾地回来。这紫禁城...终究算是你们的家了。"
此时乾清宫等候的各位官员们也听说了皇上给宫人们休假还给路费的事情,开始三三两两的议论起来。
“王大人,咱们堂堂正正的朝堂三品大员,每月休沐不过区区三日,可如今这群宫女太监竟然能休五日之久?这成何体统!”
王大人闻言,赶忙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压低声音道:“此举乃陛下亲下旨意,张大人万不可胡言乱语!”
......
早朝之上,几位言官出列,纷纷进谏。一位老臣痛心疾首道:“陛下,此举虽显仁德,但耗费钱财,且宫闱重地,随意放宫人离宫,恐生事端,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崇祯微微一笑,扫视众人,“朕知诸位担忧,然宫人们侍奉朕等多年,也该让他们与家人团聚。至于钱财,不过是朕节省些用度便能弥补。且朕已安排妥当,不会有什么事端。”
这时,李侍问站出来道:“陛下,此举深得民心,宫人们感恩陛下,必更尽心侍奉,长远来看,益处颇多。”
其他官员也纷纷议论,有支持的,也有仍存疑虑的。
崇祯双手抬起,示意众人安静,“此事朕心意已决,诸位莫要再劝。朕会让天下百姓都知,朕是仁德之君,亦会让我大明的子民都能安居乐业。”朝堂之上,一时安静下来。
朕深知诸位爱卿日夜操劳,为国事殚精竭虑。待他日平定建奴、剿灭流寇之后,朕不仅要让宫中内侍休沐五日,更要让文武百官、锦衣卫及禁军将士皆享休沐之制——或五日,或八日,必使天下臣工皆得喘息之机。
他负手立于丹墀之上,目光扫过殿中众臣。在他明黄色的龙袍上投下斑驳光影。"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