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交银子,杨天羽已经没有了耐心:“娘,我真的没银子。”
“什么?你白吃白喝家里的,你还没银子,你抄书一个月那一两银子去哪里了?”沈桂兰看了一眼老三和老四,“现在这个家正是靠你的时候,你说没有银子?我养你这么多年,白养了?”
善于观察的杨天锋开口道:“二哥,你念书可是花了家里不少银子,整个家里就你一个人穿的是新衣服,二哥,你是不是有银子,舍不得给家里用?”
老四直溜的问道:“二嫂,我二哥说他没银子,那银子是不是在你那里?你倒是把银子拿出来呀,是不是你不想拿银子给家里用?”
本就受了一肚子气的周如芳被老四这么直白的质问,脸上还哪点挂的住!
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拉着家宝就要向外冲,“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个家是容不下我了,我以后不在这个家吃饭总行了吧!”
沈桂兰伸手拦住了周如芳:“慢着!你不在这个家吃饭可以,不过,银子还是得交!”
“好,我给你!”周如芳冲进屋里拿了一吊铜钱扔向了沈桂兰:“你这个老妖婆,眼里就只有银子,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要,你就等着后悔吧,看你老了谁管你!你就等着饿死吧!”
骂完,周如芳抱着儿子就跑了出去,桃花村每天都有到城里的牛车,只要两文钱,就能到周如芳的娘家桐油镇。
累了一天的杨天羽也懒得去追,昨夜周如芳就说想回娘家去,他寻思着让媳妇回娘家去一趟也好,最好把丈母娘给请过来,到时看娘还怎么闹腾,娘最怕的就是丈母娘。
杨守安看着拿到银子后,容光焕发的沈桂兰劝道:“桂兰啊,你看你闹的,让老二老三老四去地里干活就行了,不要把事情给闹大了,等亲家找上门来了,这可怎么办?”
沈桂兰一个回头看向杨守安:“怎么办,她家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我也是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她家要是敢上门闹,那就一锅端了!”
杨天雷也劝道:“爹,我觉得娘说的对,当年二哥读书的时候,我可是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现在二哥好不容易成了秀才,再怎么说也不能忘了本,我觉得娘没错。”
见风使舵的老三也开口道:“爹,我也是觉得娘是对的,你想现在二哥抄书一个月有一两银子,二嫂指不定私下藏了不少银子,他们一家还吃住都是用的家里的没,那里有一点不出的道理。”
现在这个家明显就是娘在做主了,若是自己再看不明白,那这么多年就是白混了。
老三一脸谄媚的看向沈桂兰:“娘,我可是一直都是向着您的,您放心以后二哥不给您养老,我给您养老!”
接着说起了杨守安:“爹,你就听娘的,您没发现二哥娶了二嫂后,明显就是向着二嫂一家,上次二嫂回娘家还带了一大包的红糖去。爹,娘生我们的时候也能没吃上红糖吧,二哥有银子也不说先孝敬爹娘。”
沈桂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老三是三兄弟中最城府最深的,他哪里是为了要孝顺自己这个娘,分明是为了离间兄弟父子之间的感情。
上辈子她就是为了这些白野狼受苦受累,蹉跎一生,最后被自己的亲儿子背上山崖扔了下来。
“好了,要说的事情已经说完了,你们收拾 一下去地里吧。把那三块地都给开耕出来。”
沈桂兰起身回了自己房间,从床脚下面翻出一个陶罐,里面放着二十两银子,这些银子是老两口一辈子的积蓄,沈桂兰把今天收到的500文铜钱,放了450文进去,把大女儿的把两银子用布包好也放进了陶罐里。
接着把陶罐放进了床下的一个隐蔽洞里,上面再用东西盖好,接着走出了屋子,杨守安已经带着三个儿子去了地里。
杨天雪洗完碗筷从厨房里出来,沈桂兰就走了过去:“天雪,带着篮子和锄头跟我去后山。”
“好的,娘。”杨天雪背着背篓扛着锄头跟着沈桂兰就出了门。
“娘,我们去后山干啥呀?是想去挖野菜吗?娘,想吃野菜让我去挖就行了。”
沈桂兰走在前面:“咱们今天去挖点别的。”
她记得上一世,村里有人在这后山挖到了一株灵芝拿去卖了五十两银子,那人是一个嘴瓢的,见人就说,还得意的把大伙儿领来看,说自己是锦鲤附身,这块地就她路过才能发现。
现在沈桂兰也想来碰碰运气。
“娘,咱们挖啥呀?这后山最多的就是野菜。”杨天雪说着已经在动手挖野菜了,“娘,您看这些野菜长的真好。”
沈桂兰弯着腰在前世锦鲤附体那人,圈的那块草丛里找着,既然自己能重生,那么这机缘自己也要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