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帝国小说!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全部小说 > 古代言情 > 穿成苦命长姐,我种田养出状元郎宋今昭宋诗雪全集

第23章

发表时间: 2025-07-19


宋二郎不得已移开视线,转头又看上了街边的包子铺。

“爹,我去买几个肉包带回去。”

宋老爹默默叹气,扭头询问宋今昭是否马上回家。

宋今昭摇头拒绝:“我还有事,就不一起了。”

转弯来到街道末尾,她走进一家书肆。

距离秋收还有些日子,她打算教宋启明和宋诗雪读书写字。

看店的书佣见进来的是位姑娘,留在原地问她要买什么。

宋今昭在书肆里转悠一圈,种类很少,书架上大部分的书都是重复的。

“我要两套笔墨纸砚,《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各要两本。”

书佣神情了然:“是要给家里的孩子启蒙?”

宋今昭颔首。

书佣走到靠墙的书架上将成套的笔墨纸砚取下来,接着从下面一层把书抽出来。

“笔墨纸砚最便宜的一套要五十文钱,《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手抄版各三十文钱一本,印刷版一百文钱一本。”

盯着成套的笔墨纸砚,笔尖粗糙,墨质颗粒感太强,也就纸还行。

宋今昭问道:“有好点的吗?”

书佣眼底划过一抹诧异,这位姑娘的家境应当并不好,普通农户家的孩子刚开始读书,买的都是最便宜的笔墨纸砚,贵的他们买不起。

他从中间架子上又拿了一套出来,“这套要一百文。”

宋今昭看完后决定买贵的,“就要这个,两套,纸再帮我多拿五十张。”

书佣挑眉,真舍得花钱,没想到自己看漏眼了。

宋今昭翻开两本《三字经》,手抄版用的是廉价的竹纸,少部分文字有墨汁晕染的痕迹。

在粗糙竹纸上能将字写成这样,抄写之人应当有一定的书法功底,也很用心。

印刷版用的是贵一点的麻纸,可能是印刷时墨水调配的比例有问题,字迹时浅时深。

看来这个时代的印刷术还在起步阶段。

书佣见她迟迟没决定,出声道:“我们书肆里的手抄书都是城内各个私塾里的学子亲手抄写的,印刷版是从安阳府运过来的,西宁城没有哪家书肆比得上我们。”

宋今昭把手抄版递给书佣:“我要手抄的。”

手抄书字迹更能看出笔锋,竹纸虽粗糙,却不影响阅读,价格还便宜。

宋二郎回到家将银子交给妻子。

宋二婶握着四两银子两眼发怔,回过神后像得到了宝贝似的在屋子里转悠。

“早知道这么赚钱就应该早点去。”

宋二郎嘴里咀嚼着肉包子,“之前忙着挑水,哪有空。”

宋二婶单手叉腰,“五天挣了四两银子,这不比种庄稼赚钱。”

“要我说还是今昭聪明,让我们挑水她去挣大钱,她卖蘑菇赚了多少钱?”

宋二郎摇头:“食友记的掌柜单独把她叫过去结的账,还送了她一只烧鸡。”

“她和启明两个人采,应该有十两银子。”

宋二婶坐在炕上懊悔不已,“都怪你中间歇了一天,要不然就有五两银子了。”

宋二郎担心她见钱眼开,不要命地让自己继续上山,嘴里嘀咕道:“哪里这么好赚,山上都是野兽,我差点丢掉小命。”

宋二婶还是觉得心疼。

这么赚钱的法子就干了几天,亏大了。

蘑菇卖出去了,宋老爹第二天便从隔壁村找来井匠开始挖井。

宋今昭盯着逐渐成型的井口,“井台修高一些,家里有孩子,太低不注意容易掉下去。”

宋大郎指着旁边一圈:“就像村里的井口一样在旁边修一圈围栏,孩子就不会掉进去了。”
"

陕ICP备202201140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