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定国搓着手应了声,余定国的媳妇顾白英脸上说不上好,也说不上难看,用着劲的甩着手中的荠菜。
“姐,还真有点事。”
梅桂将手里大馍馍递过去,“我想着做饭,家没菜刀菜板,村里供销社也没得卖,等明个我再去县里买,想着今晚借用一下。”
菜刀在一个家里也算是个稀罕东西,那可是跟铁锅一样重要,管着家里吃饭的家伙事呢。
梅桂还真是谢谢她这婆家还留了口大铁锅给她。
刘莲花被这个大窝窝塞了满怀,包着的布掉下来,露出雪白雪白的馍馍。
这么白的馍馍,都得用的富强粉吧,这可真的算是个精贵东西。
“借就借,给这东西干啥,你自己留着吃。”
刘莲花力气大,直接给塞了回去,往后喊着:“大儿媳妇,去把刀和菜板拿出来。”
顾白英眼尖,一眼就看到了白馍馍,这可是纯一等粉做的,瞧瞧这多白,跟棉花似的,上次吃的时候都不知道过去多久了。
因为这大白馍馍多少看梅桂顺眼了些,她起身回了厨房很快就拿了出来。
梅桂接过来道谢,也不多待,临出门的时候又将大白馍馍扔了回去,刘莲花没接稳,白馍馍掉在地上,滚了几圈,白面皮上沾满了灰土,可把她心疼死了。
顾白英眼疾手快的将白馍馍的捡了起来,拍着上面的泥土,“娘,人都给了,就留着吧。”
刘莲花白了自己这儿媳妇一眼,大儿媳妇哪都还行,就是这眼皮子太浅了。
“去菜地里摘点菠菜,再把这荠菜分一半给她,不能白吃人家这么大个白面馍馍,你们爹是村里书记,都记得点,别做这些占人便宜的事。”
说完,她喜滋滋的将大馍馍拿了过来,这么大,能有两斤重,够全家一人一口能吃两顿了。
余遂生跟余振华回来的时候,院子里已经摆上饭了,自己的小侄和小侄女正绕着桌面大呼小叫的。
他将后背的背篓摘下,高高的举起,细碎的发梢被汗水粘在额角,几缕倔强地翘起,“大力!云云!看小叔给你们带什么来了。”
两个小孩跑过来跑过来,窜着往上跳去勾。
“啥呀?小叔!”
“小叔,给我看看!”
刘莲花端着最后荠菜汤走出来,便看到这样的场景。
余云是余家老大的大闺女,五岁了,过两年刘莲花计划着让她上小学,余世力小一些,四岁,看着这俩孙孙,又把视线挪到了余遂生和余振华身上。
她有四个孩子,老大余定国已经成家,老二余和芬嫁给了本村姓刘的一户木匠家里,如今也生个了儿子,老三余振华二十一岁,正是说亲的时候,她来回掂量着人,到现在也没看好。
老四余遂生,她更不着急了,她这小儿子可是以后有大出息的,不是她这当娘的吹,遂生打小就聪明,别看他成天遛狗逗猫的,考试那可是次次考第一,还写的一手好字,过年村里的所有人家的春联都是他写的,本来初中毕业就可以考中专,中专生现在吃香着呢,出来就是技术工。
但余通海看的远,不图眼前的,他这小儿,可是天生的状元命,要成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呢。
“是蛇梅!这么多呢!”
云云发出惊呼,刘莲花也走过去看,小半篓子呢。
“你又跑后山了,那地你爹说还有狼跟野猪呢,以后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