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炕上下来,点了根蜡烛在桌面上,手里握着根笔,转动着盘算着弄点什么小生意。
这个时候粮食太少了,人又这么多,分到每个人身上的粮食肯定更少了,但县城里每个人每个月都有工资拿,若是她出来卖点填饱肚子的小吃,只需要一点粮票,或者其他的什么票,那她的生意......会怎么样?
想到这里,梅桂激动的转着手中的笔咔哒咔哒的响。
填饱肚子的小吃......那必定是以后全国各处可见,价格实惠又好吃的煎果饼子,手抓饼,烤冷面。
烤冷面先pass,这东西不填肚子。
那一开始就卖煎饼果子和手抓饼。
首先是燃气的问题,根据脑中残留的记忆,现在县里的商品房里都是用燃气罐的,没了要去附近的站点加气,这个可以用钱买。
然后卖煎饼果子摊子的问题,以后都是那种改造的三轮车,骑着也不累人,可现在别说三轮车了,连自行车都少见,真要卖煎饼果子和手抓饼,真的把这个运输问题给解决了。
梅桂闭上眼,眼中出现商城的界面,因为累死累活一个周,如今上面积分余额已经达到了五百多积分,她往下翻了好久,终于在一个小角落发现了个煎饼鏊子。
299积分。
滑到详情页面浏览了大概,梅桂觉得不错,既符合未来鏊子的方便和质量,也符合当下的朴素感。
加入购物车后,梅桂又去看面粉,煎饼果子面粉种类很多,玉米面,黄豆面,小麦面,荞麦面,高筋面,后面人吃的都是任意两三种混合在一起。
梅桂也不知道现在哪种面能受欢迎,干脆一样都买了些,这些在现在都算是很好的精细面。
买完面粉,梅桂又去买了几根火腿肠,几板子鸡蛋,鸡柳,蟹排,培根这些少买了些,梅桂不卖自己留着吃。
又买了些工具,刮板,铲子,毛刷,油擦等,主要是这些都便宜,就算最后办不成也可以用上别的地方。
还有空间自制的蜜汁酱料,买了后,梅桂立马跑去厨房里尝了尝,跟卖的一个味道。
看了看手表,凌晨两点钟,梅桂来了兴致,干脆也不睡了,直接出去拿柴火,开始摊煎饼果子。
凌晨的白杨村安静极了,哪有白天那股子喧闹,远处的山峦裹着薄雾凝成的纱,轮廓模糊,狗吠声在三里外的山坳里断断续续的响起,梅桂看着,到现在才有一种真真切切的感觉,她在60年代的一个小乡村里落根了。
只感叹了一会,梅桂便拿着柴火进了屋子。
还没敢买煎饼鏊子,梅桂便在大铁锅里摊煎饼,她控制着火候,没敢浪费鸡蛋,只摊面糊,或许是大铁锅更难操作,不是糊了就是破了,浪费了半盆子的面糊,不成型的饼堆了满满的一盘子,梅桂终于摊成功一个。
她起身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水,小心翼翼的在上面打上了个鸡蛋,等鸡蛋凝固熟了,翻过来,哎,破了,梅桂装作看不见,刷上酱和辣椒油,没有薄脆也没有油条,梅桂煎了培根鸡柳放进去,又加了点黄瓜小咸菜就摊出来。
别看样子丑,闻着味道还是非常香的。
盛出来,顾不上烫,梅桂咬了一大口,香!
不知道是不是空间出精品,这面香,鸡蛋香,酱也香。
不知不觉得就吃了一大个,有了之前的那一个,接下来摊的就利落多了,连摊了三个,梅桂才停下动作,扭头一看,嚯,满锅台都是煎饼。
这得吃到什么时候去。
收拾了乱七八糟的灶台,天也开始蒙蒙亮起来,已经四点半多了,梅桂打了个哈欠,困意上头,她从缸里面舀了水出来倒到盆里,边洗手边想,也不不知道是余书记家的哪位给她挑的水,每次醒来,那两桶水就雷打不动的放在那了。
正想着院子外面哐当一声,是水桶落下的声音。
梅桂甩了甩手,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