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试读
冬仙笑着道:“肯定是因为你长得标志。你们那村里能有几个漂亮的姑娘,你这样的谁能不记得?”
令姜放在脸上的手,不好意思的放下:“你说得太夸张了些。”
“哪里夸张。先前你到府中来的时候,人看着虽是瘦弱伶仃,但却看得出来是个标志胚子。”
冬仙眼神在她脸上左转右转,调侃:“现在吃了精面细米,越长越开了。”
令姜双手捂在双颊上,羞答答瞪她:“快别说了。”
冬仙笑眯眯问:“那他认出你来,说了什么?”
“没说什么。”令姜想了想,紧抓那一方小小的荷包:“他说愿意等我。”
“那他家世如何?书读得怎样,能做官吗?”冬仙迫不及待追问。
“他家世普通,父母健在,如今居在乾州城里。至于能不能当官,我不知道。”
冬仙听了,脸上挂上担忧:“那你若是嫁给他,岂不是要回乾州去?”
令姜没点头也没摇头:“不一定。若是回乾州,也没什么不好的。”
出来半年,她才发现她对乾州其实有点感情。
以前被继母毒打的时候,总是巴不得离家乡远远的,永远都不会回去才好。
可真离乾州千里,又贪念起曾经熟悉的口味,家乡的气候,甚至是入口井水的清甜来。
冬仙叹了口气,“真是羡慕你。”
她这辈子流离失所,根本不知道自己本来的家乡在何处。
“那你这个荷包准备怎么绣啊?”冬仙转移话题,低头看她手上拿着的淡蓝色碎布料:“要不绣个双蝶恋花吧?”
令姜身子一僵,摇摇头:“不,不绣这个。”
冬仙暧昧笑着道:“那绣并蒂莲?比翼鸟?”
“不绣这些,准备绣点竹纹。”
冬仙失望:“竹叶?”
“毕竟还在守节之中。”
冬仙这才恍然大悟,“说得也是。无论你绣什么,也算是心意。”
“嗯。”
令姜挑选着丝线的颜色,手上没停。
冬仙起身,看了看天光:“时间也差不多了,我得回去了。”
令姜便放下手中的线,送她出了枕泉轩。
等冬仙走了之后,令姜用了晚膳。
吃完在院内消食了一会儿,便让书然点了灯,她坐于窗前,一针针将荷包绣完。
竹纹简单,本就不是什么复杂的工艺。
一晚上的时间,令姜就大致完成了图案,只是还有细节需要完善。
“天色暗了,苏娘子白日再绣吧。”书然劝道。
“嗯。对了,一会儿你帮我一起整理一下字帖。”
“张嬷嬷早就替苏娘子整理妥当了,还装订成册了。”书然递了杯温茶给她。
“大公子先前教我认字也不易,我想送点礼物聊表心意,你说送什么好?”
“苏娘子绣艺好,不妨也给大公子绣点东西?”书然看着她手边的针线篓子。
令姜沉默了半响,又问:“不了吧。大公子锦衣玉食的长大,我这点手艺,哪能入得了他的眼?”
……
朱夫人的院子里。
朱夫人今日忙了一天,身体虽是累极,精神却饱满。
“菜都准备得如何了?”
“最后一道菜已经在做了。”孟嬷嬷用手绢擦了擦额头的细汗,扶着朱夫人往里走:“老奴这就去请大公子?”
“快去。”朱夫人想到儿子的脸,心疼道:“他都瘦了不少,在外面应是吃了不少苦。”
孟嬷嬷应下一声,便连忙去了。
朱夫人倚在罗汉榻上闭目养神,殷切期盼着儿子的到来。
半炷香左右,忽听廊下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朱夫人睁开眼,便见一道修长挺拔的身影立在帘外。
林雍维刚沐浴过,发丝还带着淡淡的水汽,一袭靛青色家常直裰,腰间只系一条素银带钩,再无多余佩饰。